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,帐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。 但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实物与帐目不符的情况,这是很多大中型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碰到的很棘手的难点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:
(一)有实无账
      如:一些单位建造的办公楼、教学楼,已使用多年,但该项工程支出仍挂在“在建工程”、“待摊投资”和往来账户中,会计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,导致账物脱节、资产存量不清;又如:部分单位由于种种原因,存在“小金库”购买资产,这些资产未进行资产登记和财务处理,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借用,逃避了正常的监督检查;再如:上级部门匹配的资产、无偿调入的资产、接受捐赠的资产、单位合并划入的资产等等,导致有固定资产实物,但没有账目的现象发生。
(二)有账无物
      有账无物主要表现在对拆迁、报废、调出的资产未核销;人员调走或离退休不清退、不交接;单位分离划出资产不调账;有的单位固定资产报废很多年,但不去完善相关报废处置程序,不履行资产账核销手续,导致长期挂账。
(三)账实不对应
      由于历史原因,很多单位以前的记账习惯都是套账,比如购入10台电脑,就只有1条记录和1个资产编号,很难做到账实对应,还有实物资产管理人员更换,导致的管理脱节,且没有及时进行账实对账等等。又比如。购入年代久远导致资产卡片遗失,记录信息不详等,且没有及时处置导致的账实不符。
      引起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相符的原因很多,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:
(一)意识淡薄,机构不明确,内控制度不健全,责任不清
      长期以来,一些部门、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滞后,“重资金、轻资产;重购置、轻管理”的现象较为严重,导致单位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、人员配备不完整、管理制度不健全、管理水平低下、资产管理混乱。出现了人人都在管理使用、人人都没有负责的局面。对固定资产从购置、领用、调拨到报废各环节,处理非常随意,也不履行任何手续,很多单位连最起码的物品领取和归还制度都没有,缺乏对固定资产实物形态的有效管理和监督。
(二)固定资产账目不健全,人员业务素质不够
     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台账和卡片不健全,甚至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;资产管理从购建后的验收、登记到交付使用及资产处置各环节工作做不清楚,人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。
(三)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
      固定资产管理纷繁复杂。长期以来,很多单位的固定资产台账还停留在手工记录阶段,管理手段十分落后,与会计账簿的核对困难,对实物资产的盘点非常繁琐,工作中难免出错,势必前清后乱,家底不清。
     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它不仅是一项包括计划(预算)、购建、使用、处置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工作,更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,在实际工作中,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:
(一)把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单位工作目标任务,引入奖惩机制,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:
      1、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奖惩办法,量化固定资产管理目标,并组织业务人员定期跟踪检查,严格考评。对达到管理标准的,给与充分肯定,对违反规定,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,予以处罚,以增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
      2、将资产管理的各项指标逐一分解到科室,量化到人。对因非自然因素,造成资产提前报废损坏或丢失者,给予批评教育、限期修复或负责赔偿等,逐步形成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,各部门具体管,最终实现人人管的管理网络。
(二)建立管理机构,健全内控制度 一方面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、财会部门和使用部门的职责权限,制定固定资产业务流程,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各环节相互分离、制约和监督。另一方面,明确固定资产的取得与验收、日常保管、处置与转移等环节的控制要求,在制度上做好协调。
      1、健全购置制度,实行源头控制。充分发挥预算、采购部门的职能作用。对单位需要购置的资产,纳入年度预算、编制购置计划,并抄送资产管理部门,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购。预算、采购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协作,形成一套规范运作的程序,以加强源头管理。
      2、建立固定资产验收制度。由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、使用部门和财会部门等参与固定资产验收,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当聘请有关业务单位技术人员验收。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报销前,无论是何种经费开支和通过何种渠道进货,都必须办理验收、登记手续。验收合格、登记后,才能办理有关账务处理和领用手续。
      3、制定日常管理细则,分清责任。固定资产领用、借用、使用、保管、交接等日常管理各环节,要做到手续完整、责任明确、奖罚分明。对非因公损坏或丢失的,由责任人负责修理或赔偿。
      4、建立固定资产处置环节控制制度。明确固定资产处置范围、标准、程序、审批权限和责任,对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,实行集体审议联签。固定资产需要报损、报废时,由使用单位负责填制资产报损、报废报告单,并提供所需证明资料,经审批部门同意并签署意见后,方可报废。
(三)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
      1、通过资产清查,摸清家底,并在此基础上,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,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个固定资产从购入、使用到处置的卡片信息,赋予其唯一的识别码,对实物资产使用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,实现对资产从入口、使用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,随时为资产的购建、调剂和处置决策提供信息服务,并在此平台上建立评价和监督体系。
      2、进一步研究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多种数据接口,达到灵活地与财务核算软件进行链接,使财务账、固定资产台账与采集的实物信息能进行电算化比对,减少错误率,避免因两种账簿登记时间不同而引起存量不实,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账、卡、物相符。
      3、加大培训力度,提高人员业务素质。对管理层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、适应性的短期培训。着重讲解固定资产的购置、领用、交还、报废审批等管理流程。
销售热线:400-606-9599
电话:13651395407
邮箱:yunmai@yunmaicn.com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